无极总代平台_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占比达25% 未来器件市场需求广阔

2997次

2022年1-10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渗透率达到13%;中国国内渗透率则达到24%,如果综合11月数据,渗透率更是高达25%。电动化加速渗透,其中随着车企加速布局800V电控系统解决“里程焦虑“,车载SiC器件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6亿美元,2026年有望达46亿美元,CAGR达30.2%。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11月,中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70.2万辆和2129.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7%和11.5%,累计增速放缓。受疫情影响,批发端和终端市场都承受较大压力。今年购置税减半促进消费政策对稳定车市增长起到明显的作用,但下半年的疫情影响到了政策的实施效果。g0zesmc

  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25.3万辆和606.7万辆,同比均增长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5%。g0zesmc

g0zesmc

g0zesmc

  1-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499.9万辆,同比增长1.2倍,占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的82.4%,高于上年同期5.8个百分点。在新能源销量排名前十位企业中比亚迪累计销量超过160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各企业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吉利销量增速最为显著.g0zesmc

g0zesmc

  据乘联会公布数据显示,1-1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574.2万辆,同比增长104.6%。1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59.8万辆,同比增长58.2%,环比增7.8%,1-11月保持趋势性上升走势。1-11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503.0万辆,同比增长100.1%。g0zesmc

  新能源车市场方面,供给改善叠加油价高位带来市场火爆,油价历史高位而电价锁定,带动电动车订单表现持续较强。11月的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环比走势都受到个别地区防疫措施的影响,闭店情况较突出。各地防疫管控力度大,店头重要集客方式均有一定程度影响,但部分新能源厂商订单积累较好,加之灵活的价格宣传,头部厂商增量明显。g0zesmc

  此外,由于明年1月22日是历史最早的春节,会使春节前的销售高峰提前到12月就启动,部分地区在12月底前还有购车补贴政策助力消费,因此节前消费高峰与政策退出的抢购高峰叠加,推动12月车市零售更高。g0zesmc

  乘联会指出,今年新能源补贴退坡幅度是最高的1.26万元,远高于前两年的0.5万元补贴退坡幅度,叠加部分车企公布车型在明年定价上涨的信息,因此这一退坡政策对消费者的年末新能源抢购效应也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的。今年新能源车市场有望实现其前期提出的全年650万辆的销量预测。g0zesmc

  据该机构认为,如果按照没有政策支持考虑,预计2023年乘用车总体零售2,060万辆的零增长,依靠乘用车出口惯性增量,2023年厂商批发销量增长1%。2023年预计新能源乘用车批发达到840万辆,增30%。。g0zesmc

  1-11月中国动力电池行业数据

  11月动力电池产量数据g0zesmc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1-11月,中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489.2GWh,累计同比增长160.1%。其中三元电池累计产量190.0GWh,占总产量38.8%,累计同比增长130.6%;磷酸铁锂电池累计产量298.5GWh,占总产量61.0%,累计同比增长183.4%。g0zesmc

  1-11月,中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58.5GWh, 累计同比增长101.5%。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99.0GWh,占总装车量38.3%,累计同比增长56.5%;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159.1GWh,占总装车量61.5%,累计同比增长145.5%。g0zesmc

g0zesmc

  11月动力电池装车辆情况g0zesmc

  1-11月,中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58.5GWh,累计同比增长101.5%。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99.0GWh,占总装车量38.3%,累计同比增长56.5%;磷酸铁理电池累计装车量159.1GWh,占总装车量61.5%,累计同比增长145.5%。g0zesmc

  (11月,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34.3GWh,同比增长64.5%,环比增长12.2%。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1.0 GWh,占总装车量32.2%,同比增长19.5%,环比增长2.0%;磷酸铁理电池装车量23.1GWh,占总装车量67.4%,同比增长99.5%,环比增长17.4%。)g0zesmc

g0zesmc

g0zesmc

g0zesmc

  11月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集中度水平g0zesmc

  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42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同期减少1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28.3GWh、30.4GWh和32.9GWh,占总装车量比分别为82.5%、88.7%和96.0%。g0zesmc

  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56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同期增长1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201.3GWh、219.6GWh和244.7GWh,占总装车量比分别为77.9%、85.0%和94.7%。g0zesmc

g0zesmc

  按车型划分的单台车平均装车电量情 (kWh)g0zesmc

  2022年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按车型划分的平均装车电量48.5kWh,环比增长3.0%。其中纯电动乘用车和纯电动客车单车平均带电量分别为53.2kWh/辆和202.3kWh/辆,环比分别增长0.1%和降低5.8%。g0zesmc

g0zesmc

  纯电动乘用车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分布情况(万辆)g0zesmc

  2022年11月,中国纯电动乘用车系统能量密度在140(含)-160Wh/kg和160Wh/kg及以上车型产量分别为20.6万辆和9.6万辆,占比分别42.1%和19.6%,125Wh/kg以下车型产量6.5万辆,占比13.3%。g0zesmc

g0zesmc

  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56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同期增长1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201.3GWh、219.6GWh和244.7GWh,占总装车量比分别为77.9%、85.0%和94.7%。(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42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同期减少1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28.3GWh、30.4GWh和32.9GWh,占总装车量比分别为82.5%、88.7%和96.0%。)g0zesmc

g0zesmc

  充电桩行业数据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173.1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73.2万台、交流充电桩99.9万台。从2021年12月到2022年11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5.3万台。g0zesmc

g0zesmc

g0zesmc

  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省、区、市运行情况,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湖北、山东、安徽、河南、福建TOP10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桩占比达71.4%。全国充电电量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四川、浙江、河北、福建、上海、陕西、北京、湖南等省份,电量流向以公交车和乘用车为主,环卫物流车、出租车等其他类型车辆占比较小。2022年11月全国充电总电量约19.9亿度,较上月减少0.7亿度,同比增长83.9%,环比降低3.6%。g0zesmc

  充电基础设施整体运行情况,2022年1~11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33.2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同比上涨105.4%,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持续上升,同比上升316.5%。截止2022年11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494.9万台,同比增加107.5%。g0zesmc

  充电基础设施与电动汽车对比情况,2022年1~11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33.2万台,新能源汽车销量606.7万辆,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继续爆发式增长。桩车增量比为1:2.6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g0zesmc

  截至2022年11月,通过联盟成员内整车企业采样约365.1万辆车的私人充电基础设施配建情况,其中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321.8万台。g0zesmc

g0zesmc

  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行业数据

  根据新能源乘用车保险数据,统计了2022年1-10月新能源乘用车电控和电机装机量及其排行情况,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电控TOP10,总占比为69.3%;新能源乘用车电机TOP10,总占比为70.9%,整个行业呈现出头部聚集现象,且配套件厂家和主机厂一荣俱荣;今年比亚迪的电控和电机装机量均大幅领先于行业其他厂家,毕竟2022年是比亚迪汽车的高光之年,相关配套件销量均应该大幅领先。g0zesmc

g0zesmc

g0zesmc

g0zesmc

  中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广阔

  2022年1-10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渗透率达到13%;中国国内渗透率则达到24%,如果综合11月数据,渗透率更是高达25%。电动化加速渗透,其中随着车企加速布局800V电控系统解决“里程焦虑“,车载SiC器件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6亿美元,2026年有望达46亿美元,CAGR达30.2%。g0zesmc

  与此同时,智能化持续升级迭代,预计全球L2及以上车型渗透率将从2021年的18%提升至2030年的86%,L3+级智能车渗透率将由2022年的1%上升至2030年的56%,由此带来CIS、SOC、MCU、存储等各类车规半导体,以及摄像头、激光雷达、AR-HUD等多类车载光学零组件的需求增长。据Omdia预测,2025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将突破800亿美元,2021-25年CAGR达15%。g0zesmc

  根据德勤报告数据显示,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单车使用芯片数量逐渐变多。以自动驾驶技术为例,自动驾驶级别越高,对传感器数量要求越多,L3级别自动驾驶平均搭载8个传感器芯片,而L5级别自动驾驶所需传感器芯片数量提升至20 个。g0zesmc

  同理,车辆所需处理与储存的信息量也与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度正相关,进一步提升了控制类芯片和储存类芯片的搭载量。据统计,至2022年,新能源汽车单车芯片搭载量约1459个,与传统燃油车搭载芯片数量逐渐拉开距离。g0zesmc

g0zesmc

g0zesmc

  此外,以电力系统作为动力源的新能源汽车,对电子元器件功率管理,功率转换的要求更高,提升了汽车芯片的价值。随着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成熟,单车搭载芯片的价格也将更高。据统计,至2025年,汽车电子元器件 BOM(物料清单)价值将有显著提升,这主要是来自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及电动动力总成对电子元器件的需求(如逆变器、动力总成域控制器 DCU、各类传感器等)。g0zesmc

  此前,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在出席12月16日举办的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峰会(GIV2022)论坛时表示:”目前,汽车芯片国内的供给度不到10%,也就是说每一辆汽车90%以上的芯片都是进口或者由外资的本土公司提供。”g0zesmc

  张永伟指出,2022年,中国汽车智能化渗透率超过了30%,2030年这个比例将会达到70%。从智能化的普及速度判断,中国汽车芯片需求将出现爆发式增长。他表示,汽车芯片的需求越来越大、缺口也越来越大。到2030年,中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约达300亿美元,需求量在1000亿~1200亿颗/年。g0zesmc

g0zesmc

g0zesmc

g0zesmc

g0zesmc

  汽车功率器件g0zesmc

  业界认为,功率半导体将成为单车成本最高的部件,也是国内企业现阶段最有可能实现突破的汽车半导体领域。g0zesmc

  根据英飞凌给出的数据,插混合纯电车型中,电动机成为了主要的动力输出来源,功率半导体的平均价值量上升到330美元,整体单车半导体含量也上升至834美元。因此,在汽车的电动化进程中,功率半导体的用量和价值量增长十分显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类功率器件为IGBT和MOSFET。g0zesmc

  据Omdia预计,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441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464亿美元。2022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481亿美元。据IBS统计,2021年中国功率器件市场规模约为711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102亿元。g0zesmc

  由于碳化硅(SiC)器件具备耐高压、耐高频等特性,在新能源汽车上的使用正在扩大。目前,碳化硅器件主要用在主驱逆变器、OBC(车载充电机)、DC-DC 车载电源转换器和大功率 DCDC 充电设备等方面。碳化硅器件小型化的特点可大幅削减新能源汽车的电力损失,使其在200℃高温下仍能正常工作;小型化、轻量化的特点,能够减少汽车自身重量带来的能耗。g0zesmc

  根据测算,2022年中国车用SiC衬底市场需求在16.9亿元左右。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和SiC产品应用扩大,2025年中国车用SiC衬底市场规模将达129.9亿元,将保持97.2%的年均增长率,对车用硅基IGBT的替代作用正在逐渐扩大。根据碳化硅器件的成本占比(衬底、外延、模块分别占比 46%、23%、20%)来看,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碳化硅器件市场规模将达到282.4亿元。g0zesmc

g0zesmc

g0zesmc

  汽车连接器g0zesmc

  连接器是电子系统设备之间用于电信号或光信号交换的电子部件,汽车是仅次于通信的连接器第二大应用领域。g0zesmc

  连接器在汽车中的应用主 要包括动力系统、安全系统、车载设备等,连接器类型包括圆形连接器、 FCP 连接器、I/O 连接器等。g0zesmc

  2021年,全球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增长至170.80亿美元,高于同期全球连接器总体增长率。预计2025年全球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94.52亿美元。g0zesmc

  此外,据相关机构对中国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进行了测算,通过对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以及智能驾驶渗透率的判断。其预计,2022年中国汽车连接器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78 亿元,2025年市场规模为 670 亿元,2022-2024 年 CAGR 为 22.04%。g0zesmc

g0zesmc

g0zesmc

  汽车液晶仪表g0zesmc

  国泰君安测算,2025年中国全液晶仪表市场空间将达301亿元。2020年中国前装全液晶仪表市场渗透率为27.2%,预计2025年可达55%。2025年中国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市场空间将达488亿元,2020年中国前装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市场渗透率为90.2%,预计2025年可达99%。g0zesmc

g0zesmc

责编:Zengde.Xia

阅读全文,请先
夏曾德 夏曾德,《国际电子商情》副主分析师 进入专栏 市场分析   业界新闻   汽车电子   新能源   电池技术

分享到:


  • 上一篇:复旦团队发明晶圆级硅基二维互补叠层晶体管
  • 下一篇:联发科天玑8200的CPU、GPU、APU做了哪些升级?
  •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兴趣推荐
  • 商情快讯
  • 厂商新闻
  • 德国正在检查其5G网络中的中国组件

    国际电子商情17日讯 外媒消息称,德国正在检查已经安装在该国5G网络中的所有中国组件,并重新评估其与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关系。

  • 芯片、PC需求疲弱 台湾科技业3月营收跌幅创十年新低

    国际电子商情14日讯 据日经亚洲评论,中国台湾领先的科技公司3月的收入出现了至少十年来的最大跌幅,这表明对芯片和其他电子产品的需求即将下滑,并将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

  • 全球银行业危机预示着经济波动和衰退迹象

    IPC 发布 3 月份经济展望报告

  • MMI公布2022年EMS供应商50强

    2023 年 4 月 9 日,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城 - Manufacturing Market Insider ( MMI ) 宣布全球前 50 家 EMS 公司的收入超过 4570 亿美元。

  • ECIA:3月元器件销售情绪下滑,交期持续缩短

    根据ECIA最新的电子元器件销售趋势(ECST)调查,电子元器件销售趋势指数在2月飙升,但在3月有所降温。2月调查中,受访者曾预计3月份的销售情绪会有所改善。然而,3月份的实际结果却是整体情绪下降2个点至88.6。

  • 科技巨头XR头显“难产”,元宇宙还没落地就熄火?

    VR/AR头显进一步在消费级市场渗透,还需进一步解决佩戴舒适度、设备功耗、设备成本等方面的问题。直到2023年第一季度,市场尚未出现一款现象级的头显产品,现在谈论元宇宙应用似乎为时尚早。

  • NAND Falsh价格行情趋势:平均售价Q1下降10-15%,Q2或下

    根据 TrendForce 的数据,2023 年第一季度NAND Flash的平均售价下降10-15%,第二季度将继续下跌,但跌幅将放缓至 5-10%,而下半年的价格是否会继续下跌将取决于需求。

  • 满足现有汽车低压12V直流无刷/有刷电机驱动需求,技术布

    “国内的汽车供应链客户也在走出国门,进入到欧洲的奔驰、宝马以及北美的汽车主机厂的供应体系当中。我们相信,随着我们的芯片跟随着越来越多的本土供应商的部件一起走出国门,将为我们下一步在欧洲和北美市场的开拓提供良好的铺垫。”

  • IPC发布2023年2月北美PCB行业订单出货比为0.99,销售额

    订单出货比的计算方法是将过去三个月预订的订单价值除以 IPC 调查样本中公司同期的销售额。比率超过 1.00 表明当前需求超过供应,这是未来三到十二个月销售增长的积极指标。

  • 冰释前嫌?日本将取消对韩国出口芯片材料的限制

    国际电子商情17日讯 日本取消对韩国包括光刻胶等三种关键材料的出口限制,意味着此前因劳工分歧而“互删好友”的日韩两国将冰释前嫌,恢复合作。在供应链全球化的今天,日韩关系“解冻”迹象对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 2023年显示行业:高端需求稳步增长, 新技术发展持续推进

    在疫情、通货膨胀等令经济不确定性加强的背景下,消费者购买意愿减弱,导致2022年PC、手机、电视三大终端消费需求疲软。

  • 韩国从中国进口晶圆与从日本金额相当

    从日本进口的晶圆价格在每吨 55 万美元至 65 万美元之间,而从中国进口的晶圆价格为每吨 5 万美元至 12 万美元。 

  • ASML:2023年光刻机市场需求将超出产能

    受消费电子市场低迷影响,半导体产业迈入下行周期,上游半导体设备也因客户去库存、调整订单受到影响。

  • 如何看待港元汇率的弱势?

    4月19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由于美元兑港元汇率触发7.85的弱方兑换保证,根据联系汇率制度,金管局承接来自市场6

  • 又一高校获批建设“集成电路”专精特新产业学院

    据“湖南工商大学”官微消息,近日,该校申报的工信部“集成电路”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项目正式获批启动建设。

  • 錼创董事长:今年MicroLED成本再降40%-50%

    友达董事长彭双浪在谈到MicroLED量产时表示,期盼MicroLED成本下降速度能跟摩尔定律一样,以每两年成本降一半。

  • 硅料增产引价跌,5月光伏材料价格同步回落

    自3月以来硅料业者为减轻库存压力,出货意愿转强,而硅料新产能也在逐月增加。

  • 全球翻新智能手机销量下降——这是一个供应问题

    TechInsights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翻新手机销量将同比下降8%,随后在2024年恢复增长。

  • 汽车芯片产业或迎巨大发展机遇,叶甜春:瞄准建立全球化战略

    近日,上汽集团发起设立了60亿元的芯片产业生态基金。

  • 智能手机渠道分析与展望-沙特篇

    NavTechnologies是沙特领先的分销商之一,业务遍及沙特各地。作为Itel、TCL和Riversong等品牌在该国主要分销

  • 2030年产能提升至全球20%,欧盟430亿欧元芯片补贴计划敲定

    当地时间周二(4月18日),欧盟内部市场专员蒂埃里·布雷顿表示,欧盟已就《芯片法案》敲定了一份临时协议。

  • 4~5nm良率逐渐稳定,客户订单增加?这家晶圆代工厂商回应

    据《科创板日报》报道,针对“因4~5纳米先进制程良率逐渐稳定,客户订单正逐渐增加,稼动率也相应反弹,12英寸稼动

  • 100w+快充的单电芯和双电芯:GTNeo3和小米12智能手机的电池要素比

    锂离子电池(LIBs)需要活性、高效、稳定的材料和优越的结构来确保其持续运行和寿命[1,2]。了解锂离电子电池

  • “BAT”三巨头阿里、百度和腾讯,造芯之棋到何处?

    对站在棋盘上的每一个玩家来说,“具备核心技术——能自主造芯才是保命之本”,也由此自研芯片成为了国内很多大

  • 艾睿电子深圳分公司乔迁“深业上城”

    艾睿的深圳分公司乔迁至空间更宽阔、交通更便利的福田区“深业上城”,并于近日举办盛大的开幕典礼。

  • 专家大咖云集,“2023年半导体产业发展趋势高峰论坛”嘉宾阵容公布

    面向电子行业人士开放,4月25日,“2023年半导体产业发展趋势高峰论坛”将在深圳南山·华侨城洲际大酒店一楼大

  • 与物联网产业共成长——回顾LoRa突飞猛进的10年发展

    截至2023年3月30日,全球已部署了600万个基于LoRa的网关,基于LoRa的终端节点3亿个,采用LoRaWAN连接的公共网络运

  • 芯原推出面向智能显示设备的超分辨率技术

    芯原的SR2000 IP可显著提升终端图像画质和显示分辨率,并大幅降低图像的传输带宽

  • 移远通信携手合作伙伴重磅发布《5G LAN赋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

    4月12日,移远通信携手产业合作伙伴在“万物智联·共数未来”移远通信物联网生态大会5G AIoT产业链分论坛上,

  • 移远云服务QuecCloud正式发布,为全球客户提供一站全流程解决方案

    QuecCloud具备智能硬件开发、物联网开放平台、行业解决方案三大能力,可为开发者和企业用户提供从硬件接入到

  • “万物智联·共数未来”2023年移远通信物联网生态大会圆满落幕

    4月12日,以“万物智联·共数未来”为主题的2023年移远通信物联网生态大会在深圳前海华侨城JW万豪酒店隆重举

  • “创新驱动 协同发展”,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彰显信息产业广度

    本届博览会以“创新驱动 协同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1200余家参展企业,纷纷展示新产品、新技术、

  • CITE2023顺利收官:落幕不散场,期待明年再见

    本届博览会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的1200余家参展企业,纷纷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展品数量超10万件,充分彰显了

  • 环球仪器隆重宣布委任Brad Bennett为公司总裁

    由经验丰富的行政人员统领电子组装设备供应商团队

  • 海信视像亮相CITE2023,打出全场景显示产品组合拳

    本次CITE展,人们清晰地看到了海信全场景显示布局的重要成果。海信视像拥不仅在ULED显示及激光显示方面独具优

  • 携手产业链谱写新篇章,第十一届中国电博会在深圳盛大开幕

    本届电博会以“创新引领,协同发展”为主题,展会面积达8万平米,设立了CITE品牌创新主题馆、新型显示及应用馆、

文章标签:
51La